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平顶山片区高校2025年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
平顶山片区高校2025年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举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4月15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平顶山片区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2025年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
来自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中共平煤神马集团党校、平顶山技师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赵利主持。
一、说课展示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李红旭课前通过问卷星、学生访谈等方式做调查,找到学生困惑点和兴趣点。课中,通过中西对比、古今对比、案例分析等方法解答学生的理论和现实困惑点。课后,通过实践研学、课后小结、延伸阅读等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拓展视野,最终达到学理论,增认同,促行动的目的。
二、讲课展示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张新娜通过小食堂大民生引出授课内容: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她分别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授课,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作了讲解。首先,她引用拉林铁路的开通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发展与民生之间是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其次,通过中西对比引导学生明白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重要方针;再次,针对学生最关注的就业问题,从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多个层面作出回应;最后,通过数字人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又是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
三、现场点评
与会专家和教师结合两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讨论,围绕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如何融入全国两会精神、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伟玲认为,思政课要接地气,讲好河南故事和平顶山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向妃认为,通过此次集体备课,可以汲取思政课的比赛经验和教学经验,把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明晶表示,思政课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中共平煤神马集团党校教研部主任陈晓飞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与学生共情,通过中西方对比,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平顶山技师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史晓娅认为,一堂好课应充满能量,教师要有松弛感,教学内容应该接地气,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思政部教研室主任王晶明表示,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以小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引用与学生相关的民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负责人、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少伟在总结讲话时指出,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不同的学校之间资源共享、相互学习,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通过区域协同合作,平顶山片区高校将共同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育教学共同体,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思政教育。
集体备课是凝聚智慧、创新方法、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思政课教师们思想碰撞,经验共享,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动能,激发了新能量。